海外求职指南

分享各类求职相关文章

英硕毕业,月薪到底多少合适?

Minion

和U盐合作的某知名大企业。

据HR说,最近有一个女生来面试,海外留学硕士,持有CPA证书,并且之前的工作成绩很不错。

但公司最终没有招聘该女生,只是因为当问到期望月薪时,对方开口说1,5000。

或许会有很多同学有疑问,能拿到注册会计师证书是非常不容易的,对方一定付出了超级多的精力和时间。

一万五,看上去也是和对方能力相匹配的薪资。

HR说:“我们公司目前正在上市,需要有IPO上市经验的人。这个女生一点相关经验都没有,考多少试都没用。”


海归就业现状

根据2019年BOSS直聘的调查数据显示:

2019年应届海归平均期望薪酬为9265元,其中本科生为7925元,研究生为10429元,比国内应届本科及硕士生分别高出32%和20%。

整体来说,73%的海归期望薪资都在7k-13k。其中9K区间的占比最多,高达16%。

但实际情况是,80%的海归应届生实际薪资低于期望薪资。


现实和期望的落差

从数据看来,似乎大部分留学的起步薪资都和付出不成正比,这其中有三点原因。

  • 留学时期的很多收获无法用薪资衡量

从企业的角度来说,虽然很多校招打着 “Leadership Programme” 的旗号,但并不是真的以招聘 “未来的领袖” 为目的的。

国内外的企业都欢迎这类学生:


Teamwork - 可以很好的融洽在一个团队里,并灵活解决意见不统一等突发情况。

Common Value - 与该公司有着统一的价值观,或者换句话说,可以很快的学习并吸收该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,将公司利益(或客户利益)放在个人利益前面的人。


本土硕士有更多时间实习、做项目,熟悉国内国情、工作比较虚心、踏实好学。

而海归虽然在国外获得了很多能力的提升,比如国际化视野和独立生活的能力,并不能直接量化在工作中;有时公司会担心,学生的自我意识过重,提出不切实际的想法来影响团队的整体效率和凝聚力。所以企业不会只因为你的海归文凭就开出很高的薪资。


  • 公司提供给你的不止薪资

大部分海归毕业生的目标为大公司。这些公司能提供给员工的不光是起步薪资,还包括平台、人脉、培训、制度和光环。

很多人难以相信,在某一线城市,某4A广告公司的员工起步薪资为税前5k,而四大的咨询岗为税后7.2k。

如果是非技术岗,很多大公司会认为:“你没有工作经验,刚入职甚至连发邮件都要手把手的教,我们已经提供给你很多了。”

应届生的可替代性非常强,很多工作中的细节都需要从零学习,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经历的人真的在极少数。所以有些大公司的薪资反而不如创业公司高。


  • 人生现实:付出和努力本来就很难成正比的

第一,企业会去计算每个人为公司带来的收益;

第二,运营企业本身有着很多额外的开销 (比如市场开销、社会开销、机械设备、再投资、培训开销、员工福利和五险一金等等),所以可以给员工的报酬被大大压缩。

我们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,学到的都是“公平、公正”,“付出就有回报”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学进入职场以后会觉得痛苦迷茫。当我们真正面对社会时,总感受到很多落差。


为什么ta能拿高薪我不能?

U盐也经常听到很多同学问:“我某某同学年薪几十万,而招聘我的企业却只给我开这么低的月薪?”


  • 首先,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薪资水平本来就不一样

比如大多数技术岗比非技术岗收入高,而部分销售做得好的同学,工资甚至可以比技术岗还要高。这种幸存者偏差让大家对薪资有了过高的期待。


  • 其次,我们总是看到别人收获了多少,却忽视了对方在背后付出了多少

也许拿着高薪的同学手握多份高含金量实习,每天加班到凌晨…

还有也许人家就是幸运,但被幸运碰到的机率太低太低了,你我没有。


  • 最后,某些同学对自己的能力评估出现偏差,并且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

前面说过了,企业不在乎你考过多少试,交了多少学费,只在乎你能为公司带来多少收益。

很多同学认为自己足够优秀,但拿到的薪资和期望的不对等,也许就是因为你没有站在公司的角度上来评估你的自身能力。


正确认知,客观评估

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究竟值多少薪资?

  • 了解你的求职行业、岗位的平均薪资

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网上搜索或向求职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咨询获得。

  • 扩大参考样本,消除幸存者偏差

不要总把眼光放在那一小部分高薪的同学身上。一般来说,某个同学拿了高薪,朋友们会对此更加津津乐道。这也说明,这样的情况在你的朋友圈属于少数。

拒绝“身边即世界”,多查询数据报告,从广泛的统计样本中形成更客观的认识。

  • 正确评估自己

有多少份实习/项目经历? 这些经历中有多少与目标岗位相关?掌握了多少技能?上岗以后能否快速跟上进度?沟通能力,团队合作能力如何?能否为公司提高效率?…

一定要站在HR/公司的立场来审视自己,并问自己:这些能力,有多大比例是我可以向面试官展示出来的?

  • 将眼光放长远,不要只局限于入职薪资

比如有些行业更看重经验,工作年限越高薪资增长越多;有些公司平台大,薪资低,但获得的经历和人脉对以后是无价的;而有些工作起薪高,晋升空间却不大。要准确评估你未来的薪资水平,需要对目标岗位的现状和发展状况足够了解。